当前位置:首页 > > 丰台故事

抗战中的丰台 | 铁骨铮铮王冷斋

信息来源:宣传教育科
发布日期:2023-11-01
【字体:

铁骨铮铮王冷斋

 

在宛平县历任县长中,曾经有这样一位人物:他铁骨铮铮,大义凛然,置身危城与敌周旋,在同日军谈判交涉中,坚持守土有责、寸土不让的民族气节;抗战胜利后,他在远东军事法庭出庭作证,历数日军罪行,为同胞伸张正义。他就是抗日英杰王冷斋。

王冷斋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创办远东通讯社和《京津晚报》。1935年,王冷斋应北平市长秦德纯的邀请,出任市政府参事。1937年1月,宛平专署正式成立,下辖宛平、大兴、通县、昌平四县,王冷斋被任命为督察专员兼宛平县县长。

1936年冬天的一次宴会上,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要求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允许日本人在大井村建一个“商用”机场。大井村位于丰台西北,是丰台、北平去往卢沟桥的必经之路。宋哲元拒绝了日军的要求。1937年1月8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参谋官中岛中佐带着事先绘制的大井村南到卢沟桥之间6000多亩土地的地形图到宛平县政府,要求王冷斋按图签字割地,说:“你们最高长官已经同意,我们要在大井村修机场,马上签字吧。”

王冷斋洞悉日本侵略者的侵略阴谋,严正申明:“图中的河流、桥梁、道路、田野等等,是中国老百姓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割让土地是绝不可能的,况且我也没有接到上级指示。”日方威逼道:“这是华北驻屯军司令部的命令。”王冷斋拍案而起:“我又不是你们日本国的官,不签!”中岛与特务机关派来的陪同斋藤只好扛起准备量地的工具,悻悻而去。

后来,日本特务机关指使当地汉奸和地痞流氓暗中出高价收购大井村民的土地,唆使村民来县政府过契。王冷斋及时识破日方诡计,当即派人到大井村调查,将为首的汉奸抓起来,并向广大村民宣传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村民明辨是非。王冷斋针锋相对的斗争,致使日方阴谋再次落空。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驻北平特务机关向“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提出交涉。秦德纯要求驻宛平部队严密戒备准备应战,并指示王冷斋“迅即查明,以便处理”。

为避免事态扩大,冀察当局同意中日双方派代表到宛平城进行调查。王冷斋作为中方代表首先声明,城内守兵并无开枪之事,日军所谓失踪士兵,经搜寻也毫无踪影。日方诡辩道:“城外搜寻不到失踪的演习士兵,必须进城搜索。”王冷斋怒道:“夜间宛平城门已闭,日兵在城外演习,怎么能在城内失踪?”

日方继而以武力相逼,拿出一张地图说:“事态已经十分严重,现已不及等待调查谈判,只有请你速令城内守军向西门撤出,日军进至东门城内数十米地带再商量解决办法,以免冲突。”王冷斋反驳道:“此来只负调查使命……你所提我军撤出、你军进城的无理要求,离题太远。”在与日军交涉周旋中,王冷斋坚持立场,凡涉及主权一事,寸土不让。日方一次次的威胁利诱,都遭到王冷斋的坚决回击。“挟持左右尽弓刀,谁识书生胆气豪。谈笑头颅拼一掷,余生早已付鸿毛”,王冷斋写下的抗战诗正是他坚贞顽强、不怕牺牲精神的写照。

8日凌晨,日军开始攻城。王冷斋在谈判破裂之后,即移驻到守军指挥所,协同驻军进行抗击。王冷斋在《卢沟桥事变回忆录》中写道:“(1937年7月8日)6时5分离开专署,出大门约10米远,敌人大炮已连珠而至,每炮均落专署之内,自专员办公室起以及客厅职员房屋均被毁,墙屋倒塌,器具粉碎,炮弹破片累累……”幸而王冷斋在日军攻击之前,及时转移了城内民众,避免了更大伤亡。

日本侵略军占领平津后,王冷斋随二十九军撤退,在后方继续参加抗战。解放后,王冷斋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