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基层党史

魏国元送进步青年到南苑军训团学军事

信息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0-12-01
【字体:

魏国元,宛平县第七区青白口村人,字光汉,生于1906年。早年毕业于宛平县立师范学校,后在当地小学任教。1930年,受进步思想影响,他加入中共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和“革命互济会”,1932年,在中共地下党员崔显芳、贾汇川、陈菲介绍加入共青团。1933年夏,转为中共党员。这一年的春天,赵曼卿等人正式组建中共宛平县委,由赵曼卿任县委书记,师永林任组织委员,张又新任宣传委员。魏国元入党后,将他家开办的“双合堂”杂货铺改为“一元春”药铺,作为中共宛平县委的秘密机关,魏国元任药铺掌柜,崔显芳任中医,师永林常住药铺帮助管账,高连勇药铺学徒伙计。1933年冬,魏国元接替张又新担任中共宛平县委宣传部长,1934年春,又任宛平县委副书记。

1934年夏,由于党的活动在群众中产生较大影响,引起了国民党政府当局的警觉,于是宛平七区区长李复华(魏国元的同学)、八区区长谭天元串通一气,调动军警抓捕了赵铭鉴(赵曼卿)、高连勇等人。经斋堂警察分所刑讯,押解至卢沟桥监狱。魏国元得知情况后,直接找到国民党宛平县政府,以“一元春”药铺老板的身份要求当局放回药铺的人。国民党当局不仅不放人,反而将魏国元当即逮捕。并罗织罪名称“贯匪魏光汉勾结共匪,私造军火、包庇鸦片……”。魏国元慨然入狱,他这样做是为了能进入监狱和同志们在一起,共同应对敌人的刑讯逼供,保守党的秘密,力求保全组织。在狱中,为了坚定同志们的斗争意志,魏国元写下了:“宁死堂上、不死堂下”八个字的字条传递给同志们,让其坚持斗争。不久,魏国元、赵铭鉴、高连勇等从卢沟桥监狱押解到北平铁狮子胡同平津卫戍司令部军法处(河北绥靖公署),秋天正值司令部易人,王树常换为宋哲元。军法处当时积案很多,为了加紧处理积案平解民愤,有很多案件都从轻从快处理。魏国元的家人和同志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卖房子卖地卖牲畜,凑钱买通军法处,将他们转送河北省高等法院提起公诉。聘请两位律师给予辩护,并发起36村联保,终将此案化险为夷。魏国元以“危害民国罪”被判刑两年半,关押于河北省第二监狱,其他同志获得释放。

1936年春,刘少奇主持中共北方局工作,积极争取和团结宋哲元及第29军将士抗战。遵照北方局的指示精神,结合中共宛平县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的需要,时刻准备将共产党员送入军队中学习军事。不久,天津《大公报》果然登载了一则消息,说是国民革命军第29军准备在南苑开办一个军事训练团,召考青年学生。党组织认为这是一个学习军事的好机会,应该安排人去参加军事训练团的考试。共产党员魏国臣(魏国元小弟弟)和贾兰波准备联合一些进步青年和中学生参加考试,并在初夏时到监狱探监见到魏国元,向他汇报和请示相关事宜。魏国元当即就同意该事,并说他可能要提前出狱了。

1936年7月,由于国民党当局没找到魏国元是共产党的直接证据,在中共地下党组织派人出面作保的情况下,魏国元被提前半年释放。魏国元出狱后经过上级党组织审查,恢复了党籍,迅速开展工作。组织决定让魏国元回本乡工作,并布置了两个主要任务,恢复宛平县地下党组织和积极组织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积极组织武装就得有懂军事的人才,那么培养懂军事的人员就非常重要,让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去29军训练团学习军事就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当时为了接触到宋哲元和29军,魏国元在北平大亨公寓的《大训通讯》期刊担任组稿工作。《大训通讯》是宋哲元在北平招训的一批大学生,失业学员谭廷生等人办的同学通讯期刊。在党组织和魏国元的精心安排下找了3名共产党员(赵曼卿、魏国臣、贾兰波)和七八名山区进步青年去参加军事训练团的考试。经过各方努力,结果大家都顺利考上。

当时军事训练团校长是佟麟阁,他是第29军的副军长,并兼任训练团团长。训练团下设3个大队,第一、第二大队是步兵科,第三大队是骑兵科。学员们在学校学习的科目非常多,功课也很紧张。有步兵操典、筑程教范、夜间教育等等,室外训练有个人教练、班排教练、刺枪、劈刀、上杠子。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围十三营跑一圈,进营房后走个分列式。吃饭时间仅5分钟,随即集合上课,下课后还要操练。训练团基本上每月一小考三个月一大考,如果考核中谁一个屈身上都做不了,除了要挨班长打外,还要受到一些人的讽刺,而且自己也感到难受。所以每天熄灯后都还有学员私自进行锻练,这也是共产党员进行秘密联络和开展活动的时间。上级党组织为了避免国民党特务的怀疑,要求党员在军事训练团公开场合“不讲三民主义,也不讲共产主义,只讲爱国主义”。所以大家爱国热情都非常高,训练也非常刻苦,军事素质自然也就提高很快。但是共产党员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理想和任务,秘密成立了3人党小组,赵铭鉴任组长,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活动。党组织又派共产党员冯洪国(冯玉祥长子)、朱大鹏、曹洪勋、蒋旺成、范菊秋等人进入军训团,并担任要职。其中冯洪国任军训教官和第三大队队长,朱大鹏(朱军)负责全团的宣传工作兼任第三大队副大队长。朱大鹏、冯洪国、曹洪勋、蒋旺成、范菊秋等党员组建党支部,朱大鹏任书记,蒋旺成任组织委员。

卢沟桥事变中,南苑成为国民党军队与日军争夺的军事要地,7月28日,日军的空军和陆军联合对南苑发起突袭,驻守在这里的第29军军事训练团以及随之赶来的第132师殊死抵抗。战斗中,佟麟阁副军长、赵登禹师长相继殉国,军训团学员大部分壮烈牺牲。为避免全部陷入日军包围全歼,29军余下的一部奉命南撤和东撤。留存下来的共产党员则纷纷组织起抗日武装,以游击战争的方式坚持在抗日救亡战场。

 

(张尚美根据魏国元之女魏云平、魏京云提供的资料及本室查阅的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