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有着“亚洲第一站”美誉的北京西站已经历了17个岁月的风雨洗礼。17年中,它每天为运送成千上万的旅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今,北京西站将迎来一个新的机遇期。丰台区政府将北京西站南广场进行全面建设改造后,将一个崭新的南广场主动移交给西站管委会管理,从此,北京西站将彻底结束长期以来南北广场分割、一站两制的状态。
南广场的兴建
1992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建设北京西客站,由于主要在丰台区征地,因此将南广场的开发建设权交给丰台区政府负责。在五大班子领导取得共识的基础上,丰台区政府成立“南广场建设指挥部筹备处”,同时组建北京兴丰房地产经营开发公司。在没有向国家伸手,没有向市政府要一分钱的情况下,区政府开始了对南广场的开发建设,仅短短的四年,十几座大楼相继建成。
1996年,北京西站正式投入使用,旅客进、出站口全部安排在北广场。因此,北广场人流、车流、物流十分繁忙。相比之下,南广场几乎没有旅客,尽管在2006年开发建设了地下商城和车库后,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全面改造后的新气象
2010年1月,伴随着西站部分南站房的开通,往日沉寂的南广场瞬间变得热闹起来,客流大量增加,但交通拥堵、打车不便、游商涌现、警情增多等问题也随之出现。作为属地管理的丰台区太平桥街道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南站广场通行:调整工作方案,确定工作重点;增加人员,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协调多部门联合执法,综合解决问题。多项举措联合出击,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南广场出现的问题。但是,这仅仅是治标,而非“治本”。
2010年11月5日,刘敬民副市长率政府有关部门来到太平桥街道实地进行调研,分别听取了丰台区政府和西站管委会领导的汇报,赞同对南广场进行全面改造,同时希望两家就理顺南广场管理体制问题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后向市政府提交请示。在此期间,北京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也先后到西站管委会和太平桥街道征求意见,并形成了《关于建议加快西客站南广场建设的调研情况报告》,时任北京市市长的郭金龙同志批示,“请市重大办将西站南广场改造列入缓解交通重大工程,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支持配合。”王安顺等五名市领导也都分别批示或圈阅。自此开始,在市重大办的牵头和精心组织下,在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同下,由北京市公联公司负责施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改造,西站南广场迎来了新生。
昔日广为诟病的凹凸不平的地面铺上了大理石地砖,乘车环境更为舒适;广场地下工程得到加固,进一步提升运行能力;公共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出租车调度站、广场照明等都已配备齐全;打通三横三纵道路,形成微循环,有效疏解拥堵点;过去原本要拥堵几十分钟的路程,如今通行只需要几分钟;原本人流不畅的商业街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期;以前工地上遗留的十几处大小工棚被属地街道全面拆除;以前的待建工程也随着南广场的改造被高端写字楼和大酒店所取代。
南广场新气象的背后,是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炎炎烈日下,城管、公安、交通等执法人员忙碌于清除游商,打击黑车;凛凛寒风中,带着红袖标的志愿者不停地疏导春运期间的旅客;为了改造好西站南广场,保证地下加固工程的进度,太平桥街道领导和干部先后数十次协调解决西客站南广场地下商城400名业主与万博汇商城长期形成的经济纠纷;为了使南广场环境更加美丽,区政府有关部门投资栽种了上百棵银杏树,在南广场入口处搭建了一处高档次的绿化景观;为了发展南广场经济,丰台区政府集思广益,通过多种渠道将美食城、ABC等项目盘活……
移交进行时,迎接新机遇
2012年7月,经过丰台区政府和西站管委会的充分调研,从理顺南广场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移交的四至范围、移交的管理事项、移交的程序和方式等方面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报审北京西站南广场管理体制调整工作方案的请示”。2012年8月,市政府专题会上批准了这个请示。丰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工作,指示属地街道和有关部门要把一个治安秩序良好、环境干净靓丽的南广场交给西站管委会。同时,在此阶段要一如既往做好南广场管理工作,不能有一丝懈怠。
太平桥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努力做好南广场的管理工作,把地面上的一处私搭的小件寄存处拆除;把一处自行车存放处的亭子移走;把广场上的三处移动厕所拆走……切实做到了不给西站管委会留下后遗症。不仅如此,太平桥莲心桥社会文明践行团、莲花池指路队、文明引导员队伍继续加入到春运志愿服务工作之中。其中,太平桥派出所经过日夜奋战,共破案32起,并成功打掉一个利用贩卖“假项链”进行诈骗的犯罪团伙,刑拘6人,有效维护了南广场地区的治安秩序。
2013年6月30日,太平桥街道办事处投资40余万元的出租车调度站无偿移交给西站管委会管理,到8月底,西站南广场管理权整体移交工作将完成。一个对西客站南广场建设和管理的新篇章由此拉开序幕。它将在缓解交通拥堵、满足旅客乘车需求、整合公共资源、提供更大安全疏散空间、展示首都窗口形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