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征文

2013年——奔向广阔的农村天地

——回忆五十年代城市青年到黄土岗插队
刘振华(新村街道办事处韩庄子第二社区)
信息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4-11-27
【字体: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土改、镇反、三反等一系列运动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以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此时的农村正在掀起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广大农民组织起来,互助合作,发展集体经济,实现连年大丰收。

1955年,毛泽东在《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中向青年发出号召:“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毛主席的号召把城市青年们引向农村之路。自1957年7月至1958年6月,先后有二百多名城市青年,来到京郊黄土岗农业生产合作社,把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投入到这片广阔的农村天地中。

一、下放学生来源广泛,动机不尽相同

在下乡青年中,高中毕业的约占20%,其中不乏来自北京当时的重点名牌学校,初中文化的约占60%,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5%,未上学的青年仅占5%。当时没有“知青”这个词,不管这些青年文化程度如何,黄土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老乡们一律把下乡青年称为“下放学生”。

从一个大城市的学生变身为农民,由家庭的娇子到在田野劳作的劳动者,完成这种转变是需要巨大的决心和勇气的。这些“下放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地方,下乡务农的动机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1、立志献身农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青春。

五十年代,亿万人民群众刚从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当家做了主人。“拥护共产党,感谢毛主席”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情感,纷纷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青年们按照毛主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教导,来到广阔的农村,在这里,他们接受再教育,施展自己的作为。有的青年学生出身高干,家境优越,但他们一心从事农业,来北京新发地当了农民,踏踏实实地参加各项劳动,不怕脏、不怕累,不怕收入低。有的青年学生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但性格随和不高傲,在队里什么活都干,一心一意致力于农村事业上。1958年下半年“下放学生”中刮起一股“返城风”时,他们献身农业的志向丝毫没动摇,依然选择留在农村,扎根农村。在二百多名青年中,出于这种理想来农村的是多数。

2、喜爱农村,力求实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情怀。

带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情怀的这些青年,大都具有一定的才华和工作能力,来到农村后依然是活跃分子,有些后来做了公社大队的干部。如张德福,北京26中高中毕业,到白盆窑落户,他能写会唱,多才多艺,有组织能力。1959年任黄土岗大队的团总支副书记,1961年任白盆窑大队团总支书记,后来在农村安家。

3、因为高考落榜、城市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来到农村。

因为某些原因就业困难,或是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年,选择了来到农村锻炼、谋生。也有的是外地青年投亲靠友到京郊谋生。比如在镇国寺南队的于学连,小学没读完便来到农村,在队里赶车、掏粪、铡草、牵牲口……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

4、因某种政治原因影响本人前途,或者是城市中不务正业的青年人员来到农村,接受锻炼。

这类青年一般是在公安部门有了案底或是挂了号,就业困难,因此选择来到农村进行再锻炼。如镇东队的许某,十七、八岁,抽烟、喝酒、偷窃、打架,为社会带来过一些负面影响,因此选择来农村进行锻炼洗礼。当然这在青年学生中属于极个别的。

二、执着农村事业、奉献青春,在黄土岗抒写美好乐章

1、成立“下放学生”组织。

笔者是1958年6月13日来到黄土岗农业社草桥生产站进行农村再锻炼。当时草桥站有7个生产队,50多名“下放学生”分布在这里。草桥站的领导对学生们非常重视,妥善安排了住处,建立了“下放学生”食堂,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了生产积极性。

因为大多数是高中生,又是共青团员,上级组织对学生们非常重视。生产站党支部书记李松林对我们说:“你们都是团员,要协助党、团支部把“下放学生”的思想、劳动、生活抓好,让他们安心在农村。有什么困难及时向站里反映。”为了更好地贯彻上级指导思想,为学生们服务,使大家更好地安心在农村工作,八月中旬,这里成立了“草桥站下放学生委员会”,设一名主任,四个工作小组。

每个小组都制定了工作职责和计划。委员会的成员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各项工作。当时正处在大跃进的高潮中,各项中心任务频频下达,“下放学生”在承担和社员一样繁重劳作任务的同时,在扫盲、学文化、文艺表演、大炼钢铁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草桥建立学生组织的做法受到了公社和大队的认可和表扬。

1958年12月24日,来自黄土岗各生产队的150名“下放学生”欢聚在北京七十三中(黄土岗中学)礼堂。会上,全体学生一致同意建立自己的组织——红专协会,并选举了协会委员5名。1958年除夕,协会组织了第一次“下放学生”的活动——“送旧迎新”联欢会。一百多名“下放学生”聚在一起畅谈心得体会,演出文艺节目,气氛十分活跃。

2、担任“扫盲运动”的主力军。

黄土岗农业生产合作社地处北京南郊,那里的农民在解放前深受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在维持生计十分艰难的条件下,读书、识字、学文化几乎是不可能。据统计,这一地区的文盲占农业人口的60%以上。

“摘掉文盲帽,不做睁眼瞎”,反映了当时黄土岗广大农民的心声。就这样,在市区的领导下,一场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开始了。知识青年成为“扫盲运动”的一支主要力量。

在“扫盲运动”中,各生产队的“下放学生”和当地社员组成了一支扫盲教师队伍,全力投入到扫盲工作。扫盲工作采取三种形式:一是把社员集中起来教字;二是分片包干到户教字;三是与实物相结合,让社员见物识字。

一年多的扫盲运动取得了较大成果。从1959年末全大队扫盲大检查的情况看,已有40%的文盲可以摘掉帽子,50%的文盲进入半文盲状态,能认得生活中的常用字。可以说,“下放学生”在农村的扫盲工作时发挥的主力军作用是十分突出的。

3、做文艺活动的“轻骑兵”。

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制定并通过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舞了亿万人民,农村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在紧张的劳动之余,农民们也需要文化生活,需要以多种形式抒发对总路线、人民公社的美好情感。因此,1958年至1959年黄土岗地区业余文艺工作也逐渐开展起来。

在“下放学生”中,有许多人在学校时就是文艺骨干,说拉弹唱、写诗绘画,多才多艺。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文化部门的干部和文艺团队演员的下乡指导下,这些年轻人的才华得到了施展的机会。黄土岗地区业余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起来,有诗画满墙活动,有诗歌创作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真切地抒发了人们对新中国、对共产主义、对共产党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上山下乡使我们知青亲身体体会到广大农村的贫穷面貌。我们以自己的青春热血改变农村的现状。在奋斗中,增长了见识,练就了本领,学会了思考。从农民乡亲们那儿学到了勤劳、纯朴、智慧、韧性和忍性。养成了不甘落后、不甘沉沦、奋发进取的人生信念。在改变中国农村贫穷落后面貌,在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尽了自己的努力,并取得了不可磨灭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