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征文

2013年——改革开放话卢沟

孙凤林(卢沟桥乡马连道投资管理公司党务办公室)
信息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4-11-28
【字体: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一晃35年过去了。从1978年开始,笔者曾长期工作在卢沟桥乡党委办公室,亲身经历并参与全乡改革开放的实践。在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之际,我将自己的这一番回忆和感受写出来,不仅是为了追寻创业者的足迹,同时也是为了教育后人勿忘历史,更好地为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服务。

一、解放思想,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按照市委、区委部署,乡党委立即组织全乡干部、群众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大家认真学习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试行分田到户、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发展的经验,重点讨论了大家自身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比如,僵化的东西该不该松绑?能不能富,敢不敢富?怎样走出一条致富的路子……

有的村干部听到“搞包产到户”几个字时大惑不解地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下子就回到了解放前,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有的干部说到,不搞包产到户,像现在这样全都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搞得家家户户缺吃少穿,还说什么越穷越光荣,难道这样下去就是我们搞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吗?……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讨论,大家在思想上逐渐醒悟,逐渐正确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真正意义所在。通过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重要文章的学习,大家从思想上冲破“左”倾的观念,完整准确地去理解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坚持唯物史观,深入地去研究新情况、新事物和新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调动主观能动性,敢于修正错误,从而真正实现思想上的解放。

大讨论中还讨论了市场经济到底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一味地强调计划经济,实行整齐划一,势必会束缚群众的手脚,经济无法搞活,就会成为死水一潭,只有通过市场调节,经济才能呈现出“活”的特性。这当中不存在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通过讨论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邓小平说的“资本主义经济也有计划,社会主义经济也有市场”这句话的正确性和真理性。

二、联产承包责任制促使卢沟桥乡农业迈上新台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卢沟桥乡在很短时间内,纠正和废除了“出工一窝蜂,干活乱点兵”、“出工不出力”的大锅饭模式,迅速普遍地开始推行个人联产承包的生产责任制。土地分到个人,谁包谁连心。广大农民废寝忘食地投入田间管理之中,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生产也很快出现了新的起色、新的景象。

新一届乡党委领导班子在研究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时,一致认为,在坚持“服务首都、富裕农民,以菜为主、多种经营,建好首都副食品生产基地”总方针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力度调动起每个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鼓励致富。为了将农业新技术、管理新措施尽快普及到农民中去,卢沟桥乡建起了农民技术学校,聘请专家授课,邀请本村技术员和有经验的农民上台讲课、交流经验、互帮互学。在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科院、丰台区农科所的协助下,卢沟桥乡的蔬菜生产普遍应用和推广了恒温催芽、地热线育苗、营养方播种、地膜覆盖、化学除草、籽种提纯复壮、磁化水浇灌、多层薄膜覆盖及喷灌、滴灌等蔬菜种植管理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据1983年统计,实行改革开放后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卢沟桥乡西部8个联合公司的蔬菜产量增长10.5%,瓜果豆类蔬菜产量增长27.8%,亩产值增长达23.8%。全乡推广种植自培的“106”号大白菜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获农业部丰收二等奖,西局村园艺基地进行的园艺设备改造配套技术获农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改革开放至今,全乡先后推广蔬菜丰产新技术40余项,其中21项获农业部和市区科技成果奖。

在畜牧业方面,卢沟桥乡迅速扩大了规模化集体养殖的规模。全乡商品猪饲养量由每年28000头左右增加到5万头以上。与此同时,先后涌现出两家规模超10万只产蛋鸡的规模化鸡场和9家年产超10万只填鸭的规模化养鸭场。卢沟桥乡成为北京市名副其实的重要副食品生产基地之一。

三、经济复苏,乡村企业异军突起

十年动乱期间,受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干扰,乡村企业被扣上了路线问题的帽子,无从得到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干部群众真正放下了包袱,深刻体会到发展才是硬道理。按照全会提出的要求,全乡的工作重心迅速地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群众中长期蕴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乡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短短两三年时间,全乡企业总数由几十家猛增到400多家,企业职工总数逾18000余人,占劳动力总数60%以上。在企业结构上,基本形成了以建筑材料和机械生产、金属加工及汽车配件为主体的产业格局。

卢沟桥乡党委根据自身优势特点,科学规划,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三吃”经济发展路线,极大助推了全乡经济的飞速发展:

一是东部地区紧靠永定门火车站、广安门火车站,大力发展“吃铁路”和为城市服务的企业。如包装厂、集装箱运输、托运站、仓储存放、门市租赁、宾馆饭店、百货商场、食品加工业等。

二是利用中部地区科技人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吃加工业”和城市大工业配套的企业。如内燃机配件厂、汽车板簧厂、保险柜厂、锅炉辅机厂、京宁印刷厂、聚酯瓶制造厂、机床配件厂、劳保服装厂等,形成门类齐全,拾遗补缺的产业群。

三是利用西部地区永定河冲积平原大面积砂石滩优势,大力发展“吃砂石”和水泥构件企业。如砂石料厂、水泥厂、预制构件厂、石棉瓦厂、石膏板厂等。

改革开放以来,卢沟桥乡的工农业得到全面发展,不断取得丰硕的经济成果,工农业生产总收入已从1978年的近5千万元升至2012年的78.2亿元,增长150多倍,全乡经济呈现连续二十多年高增长的局面,稳步跨入小康行列,人民的生活质量朝着更富足、更美好的方向不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