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征文

2013年——历史悠久的右安门 和谐温暖的大家庭

李 健(右安门街道玉林西里社区)
信息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4-12-01
【字体:

朋友,你来过右安门吗?你了解右安门吗?你是否知道它过去的历史和今日所取得的成就。如果你对北京的南大门及在这里发生的故事感兴趣,那么就请随我的文章一起去感受右安门地区和时代变迁吧。

一、生在右安门——记忆中的“桥”

右安门位于现在的西城、丰台两区交界处。历史上又名“南西门”,原是北京外城的七门之一,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建成。古时候,右安门的命名不是根据现代地图“左西右东”的属性,而是从内廷(紫禁城)的角度来测定的方位。因此,位于故宫西南边的叫做右安门,而东南边的叫做左安门。这种建筑模式和命名方式体现着“君临天下”的大一统观念。

右安门是北京外城南城墙三门中最西边的一个。右安门由于正对内城的宣武门,在建成之初叫做“宣武外门”,后才改称右安门。右安门原是一门一楼。城楼建筑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瓮城呈半圆形,箭楼为单檐歇山小式,其南侧面辟两层箭窗,每层七孔,东西侧面亦辟两层箭窗,每层三孔,侧面正中辟过木方门。

笔者从小就生长在右安门,对这里有着很深的眷恋之情。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就没见过右安门的城门楼子,只知道这里有一座简易的桥,横跨在护城河上,桥身两侧是灰白粗糙的水泥栏杆。这座桥是右安门内与右安门外的分界点,也是连接丰台区和宣武区(如今归为西城区)的重要通道。

桥南西侧,原来有两家门脸。靠北边是一家日用品商店,卖些城乡百姓居家用品;靠南是一家饭馆,经常卖一些大众炒菜和便宜的凉菜,夏天的时候,经常有居民提着暖壶打散装的啤酒。桥北侧的东西两边分别是5路公共汽车总站、19路公共汽车总站和351路公共汽车总站。5路往东北,经过前门、鼓楼到达德胜门;19路往西北,经广安门、复兴门到达动物园;351路则向南到达丰台桥南。

1990年,北京市第一个危改项目——原建安里危房改造工程启动。随着随着危房改造工作和政府征地开发新建住宅区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大加速了右安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原老玉米市、西庄、东头

条等老地名如今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拔地而起的新建居民楼。现在的右安门地区由东庄小区、玉林小区、开阳里小区和翠林小区四片住宅楼区组成。

二、住在右安门——领略辽金城垣文化

笔者住在右安门!所居住的玉林小区,历史文化更是丰厚悠远。

玉林小区南部、凉水河北岸建有一座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该博物馆是一座关于金中都南城垣水关遗址的专题遗址博物馆,也是地下遗址与历史陈列相结合的考古专业性博物馆。博物馆遗址于1990年因建造住宅楼而被发现,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于1995年4月23日对社会开放。博物馆建筑面积达2500平方米,分为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其中地下展厅为水关遗址。馆内展览由“北京都城发展史”、“辽金以前的北京”、“辽南京”、“金中都的城垣”、“宫城”、“城市布局”、“漕运”和“金以后的北京”等八部分组成,通过文物、照片、图表等陈列展示,分别介绍了遗址发掘情况和研究成果,以及以金中都为中心的北京城的发展历史。其中地下展厅的水关遗址是目前中国体量最大的古代都城水关遗址。整个遗址为木石结构,全长43.4米,过水涵洞长21米,宽7.7米,是确定金中都城址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水利设施的重要实物。

博物馆整体建筑呈不规则多边形,青灰色的外墙,灰色瓦片铺成的屋顶,城墙垛口式的檐下饰有兽头……远远望去,金代的北京城仿佛又重现在眼前,它见证了右安门源远流长的京城文脉,也见证了以金中都为中心的北京城的历史发展,更见证了丰台历史文化的丰厚悠远!

四、工作在右安门——感受社区家庭温暖

笔者不仅生在右安门、长在右安门,而且工作在右安门!

笔者是一名右安门地区的社区居委会主任。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悠久历史文化滋润下右安门居民,都分外和善与可爱。社区居委会成立初期,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而修建社区居委会服务大厅的工程又因人手有限,进展十分缓慢。社区的居民们得知这一情况后,纷纷站出来帮忙,不论是党员还是群众,不论是相互熟识还是陌生,此刻都成了一家人。在大家的努力下,右安门街道玉林西里社区于2002年5月10号正式挂牌成立。

社区居委会成立至今已有十二个年头。在这十二年中,社区的老党员和居民们,一直在为社区的建设默默的奉献着。他们用满腔真情送走了一个个春夏秋冬,用一个个实际行动染红了天边灿烂的晚霞。在社区与大家携手共同走过的十二年中,涌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身影:

1、宁愿苦自己,也要报答社会的马阿姨。

别看马阿姨整天都是笑呵呵的样子,实际上她不仅听力有残疾,她家中还有一个患有精神残疾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女儿。马阿姨家中的生活并不宽裕,所以她常常会在散步的时候顺手捡起废弃的饮料瓶、硬纸板等废品来补贴家用。但在为灾区捐款的时候,马阿姨毫不犹豫的捐出了一百元,她笑呵呵地说:“现在灾区有困难、国家有困难,我捐些钱是应该的。政府总是关怀我们,现在是报答政府、报答社会的时候了”。

2、诲人不倦,教授绘画的郑老师。

在玉林西里社区,不论是夏日酷暑,还是寒风瑟瑟,只要有郑老师来教画画,那书画班教室里肯定会座无虚席。郑老师不仅绘画水平高,而且和蔼可亲,社区的老人们都非常喜欢他。郑老师在教授绘画时总是细心又耐心,每画一处就会将画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指出来,有时候还要反复讲出重点,以便老人们加强理解和记忆。郑老师年已高龄,但上起课来却是常常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从不嫌累。课余时间,郑老师也会跟大家交流下绘画的心得,聊聊名家画作的特点,说说自己的经历见闻。当老人们对郑老师表示感谢时,郑老师总是说:“别谢别谢,咱们这也是相互学习嘛”。

在社区居民们一致努力下,玉林西里社区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北京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体育先进社区”等诸多荣誉称号。并且作为街道“反对针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试点社区,努力探索中国“反家庭”暴力社区模式。

   文章写到这里,我总是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不愿搁笔。是啊!我们的玉林西里社区还有很多的故事在演绎,还有更多的真情在传递。然而,这一切毕竟已经成为历史,让我们携手并肩,用真情、真心和真抓实干去谱写右安门地区更加美好的明天吧!